塑料污染是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,大量的一次性塑料让我们的海洋遭受重创。如果能实现循环经济,这些珍贵的塑料将不再漂浮于海洋,而是重新回到生产和消费链中。
一次性塑料制品,比如饮料瓶、塑料袋和餐具,生命周期可能只有短短几小时甚至几分钟,但它们对环境的危害可能持续数百年。
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,人类每年生产约3亿吨塑料。这些塑料无处不在,从极地到热带,从珠穆朗玛峰到最偏远的海洋。塑料堆积甚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海洋生态系统,被称为“塑料圈” (Plastisphere),即那些适应塑料环境而逐渐演化出的生态系统。
循环经济的出现,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了新的希望。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恢复性和再生性,它通过建立一个闭环体系,让材料被反复使用,延长其寿命,避免被丢弃到垃圾填埋场或海洋中。同时,这也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,缓解了资源压力。
减少塑料使用,并以尽可能高的质量重复利用,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。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确保有效地收集和回收这些材料。
当前,全球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城市固体废物,但只有16%得到了回收,近一半的废物被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处理。这种浪费导致了资源的进一步紧缺,也让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艾伦·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数据显示,尽管自通用回收标志推出以来已经过去40多年,但全球塑料包装的回收率仍只有14%,其中只有2%真正留在循环经济体系中。
也就是说,98%的塑料被浪费掉了。其中约40%进入了垃圾填埋场,32%流入自然生态系统,剩下的14%用于焚烧或能源回收。
塑料的循环经济要求我们从“获取、制造和丢弃”的传统模式转向“回收、再利用和重新设计”的新思路。塑料本身并非问题的根源,真正的问题在于“一次性使用”的理念。
研究表明,到2040年,如果成功推行循环经济,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量可减少80%,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可降低25%。
如何实现塑料的循环经济
塑料因其耐用性、灵活性、轻便性和低成本,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消费品包装材料之一。我们需要意识到塑料的价值,改变它被视为“环境敌人”的刻板印象。
目前,全球对于塑料的收集和回收不足以支撑一个可持续的闭环系统,这也导致了我们无法充分利用塑料资源来制造新产品或包装。塑料应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,并加以珍惜。
塑料包装的生产者在设计产品时往往没有考虑回收和再利用,但如果我们希望为子孙后代保护地球,这种观念必须改变。从产品开发的初期阶段,就应将其生命周期的终点纳入考虑。
根据艾伦·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建议,实现塑料的循环经济需要做到以下三点:
- 消除所有有害且不必要的塑料制品
- 创新设计,使塑料制品具备可重复使用、可回收或可堆肥的特性
- 让所有塑料制品在经济体系中循环利用,避免流入环境
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
虽然塑料污染问题仍然严峻,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。全球已有超过1000家组织,包括企业和政府,共同致力于塑料循环经济的发展,并设置了一些目标,如回收50%的塑料包装,并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袋和吸管。
此外,联合国已经启动了塑料污染条约的谈判,这项条约将覆盖塑料从设计、生产到废物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。
目前,实现塑料循环经济的技术已经成熟。例如,陶朗推出的综合资源系统 (HRS) 集成了废物管理技术,用于收集、分类和回收塑料。HRS 包括押金返还系统、分类收集和混合废物分拣等技术。它旨在建立闭环循环体系,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,优化资源利用。陶朗的传感器技术提高了分拣的精度,并简化了回收过程,同时通过反向自动售货机等设备回收材料并提供数据分析。
陶朗的目标是到2030年,回收40%的消费者使用后的塑料包装,并实现30%的闭环回收。
尽管技术不断进步,创建塑料循环经济仍需全球共同努力。我们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和文化转变,从“一次性使用”的旧思维转向以再利用和回收为核心的新模式,才能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。